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中国殡葬服务业未来趋势20条
时间: 2018-09-04 17:19:50 浏览次数:38

84c2e5408604c0b926c64d90f3df5adc.jpeg.jpg

一、"互联网+殡葬管理与服务"将成为中国殡葬的未来大势所趋。

二、未来殡葬消费的主体一定是成长于网购,习惯于网络信息的一代人。

三、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以及连接一切、公开、透明的互联网思维将深度影响殡葬业发展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甚至3D打印技术、VR成像技术、机器人服务都有可能进入传统的殡葬服务业。未来殡葬业服务的主体不再是客户而是用户,关心更多的不再是如何处置而是用户体验。

四、未来殡葬服务的模式会更趋时尚性、艺术性和阳光性,消费的模式会更注重现实性和体验性,理性将大于冲动,文明将替代陋习,传统殡葬习俗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

五、未来中国殡葬的消费仍然不会完全与国际接轨,除了有条件地大量引入国际殡葬的先进技术,其在葬式葬法和遗体处置期间的礼俗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可能性极小。

六、未来殡葬服务的形式会更加环保,更加生态,绿色文明将会成文一种习惯。由此,不占地或少占地的诸如格位葬、树葬和花葬,甚至骨灰晶石葬、骨灰画葬、DNA遗传基因葬等绿色环保葬法将会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七、未来中国殡葬之“入土为安"葬法将越来越受制于资源供给,公墓的建设规模会越来越小,土地取得亦会越来越难。绿色殡葬将不再是口号,而是士地资源供给不足之下的自觉出路。

八、未来消费主体将不再满足于“一块地一座碑和一套葬礼”这么简单,市场的多元化服务需求将迫使业者创新或整合更多的服务资源。

九、未来公墓的园艺园建将更具个性,更像公园。未来公墓的建设将会更多的成为生命公园或人文纪念公园,不会因为公墓的文化定位是姓佛姓道还是姓基督而有所改变。

十、市场化会成为一种趋势,但率属民政系的殡葬业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尤其是殡仪馆和火葬场这两个特定的领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是不可能放开的。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价格管理将会首先从经营性公墓开始走向全面的市场化。

十一、稀缺的士地资源之然导致墓地价格的高企而不会受到媒体和价格管制的围攻,而相应的绿色葬法将会成为墓葬的主导产品,并由此满足市场主体的需要。

十二、在殡、葬、祭三位一体的殡葬服务中,具有较强服务周期的祭祀板块将会越来越受到市场主体的重视。市场亦会相应出现更多形态的祭祀产品。

十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未来公墓的建设将会更多地引入“园中园”概念。

十四、社会性殡仪服务机构与殡仪馆服务的矛盾将会更加凸显,由此政府对“一条龙”的规范和打击力度将会越来越大。

十五、强强联合,做殡的、做墓的、做碑的、做互联网的,基于竟争的需要未来合纵连横将会成为应对市场的手段之一,将会出现一波联营合作的可能。

十六、作为一种文化的、既成事实的骨灰去向,未来寺庙、道观的骨灰寄存将依然是一个争议的话题,在短时期内仍将是殡葬服务的灰色地带。

十七、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50年代“婴儿潮”那代人的老去,到2023年。消费市场将会增加40-50%,殡葬前置服务的养老市场缺口将会更大。政府为缓解供需矛盾而推出城市公益性公墓及其经济适用墓的可能性将会加大,无形中对民营经营性公墓将会形成巨大的经营压力。但同时对于优秀的行业管理团队又是一次机会。

十八、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基于线上线下的大型殡葬用品连锁超市将会出现,甚至不排除出现大型殡葬用品集散市场类商业地产的可能。

十九、临终关怀服务将成为一种时尚且重要的需求,生前规划产品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将会合法地走上前台。殡葬服务的金融属性将会越来越强。

二十、殡葬教育将会向更专业更社会化发展,会出现名副其实的殡葬大学。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软着落,人们将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快乐和幸福指数将成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需要知识和力量来解析生命的无常,去认识生命的价值。由此,与生命教育、参悟生死相关的生命文化产业将会获得发展。


Copyright © 2020 weiwuyun.com 哈尔滨我的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黑ICP备14002478号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丽江路1584号海富御景1208室   电话:400-999-0451